机器人365讯:儿童经济的蛋糕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越做越大,机器人产业也在技术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拥挤状态,当这两者结合起来又将发生什么?
习总书记点赞机器人

儿童机器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全国共计有36个城市把机器人产业作为当地重点发展方向。以2020年为限,其中深圳预计机器人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000亿,广州、重庆、南京、湖北将产业规模目标定在1000亿元以上,上海、东莞等地则是超过500亿元。在政府的热情和补贴之下,不断有外部资本和其他行业挤入这场竞赛当中,机器人成为投资领域的关键词。
反观儿童经济,也是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火热之中。据研究,二孩政策放开,将带来每年500万~600万的新增出生人口,这背后是2000亿的消费市场。而实际上,儿童消费占家庭总体消费的比重也在不断攀升。
去年年底赢商网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儿童日常消费占家庭总体日常消费的33%,占家庭总收入的14.6%。同时,儿童日常消费以儿童教育支出占比最高,达到37.6%;儿童饮食次之,为24.4%;其次为儿童服饰、娱乐和玩具,分别占18.8%、10.4%、8.8%。
儿童机器人作为IP感十足,可以覆盖教育、影音娱乐、玩具等儿童日常消费的智能产品,终于在这种机遇下迎来阵阵喝彩。
很多众筹平台上的儿童机器人也相继完成众筹,在各种智能硬件展上均有亮相。然而,看似热闹非凡的消费机器人市场实际鲜有量产,儿童机器人距离真正产业化却还有一定距离。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真正能实现量产的品牌只有个位数。胡勇分析是企业存在生产制造能力不够、产品定位不清、产品同质化严重、功能实用性不强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在大多数人眼中,儿童机器人既不能翻跟斗又不能打扫卫生、净化空气,相比工业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室内导购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的疯狂炫技,儿童机器人弱爆了,甚至可以说是“弱智低能”。但是对于儿童而言,什么才是他们真是喜欢的、需要的,很多人并不清楚,甚至家长也不能完全了解儿童的喜好。
许多公司在创业初期曾走进这样的误区,他们作为奶爸奶妈,一开始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设计儿童机器人,但是幼儿园小朋友的体验效果给他们敲醒了警钟,从此他们请来一批早教经验丰富的专家,补齐儿童早教经验的短板以后,才真正找准儿童机器人的设计方向,就是要完全切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和使用习惯,要有内容来承载来创造用户粘性。
有人说,互联网时智能硬件代就好比踏浪,浪来了就要踏准,过了就没了。2016年,儿童机器人这片由儿童经济和人工智能汇聚的一片蓝海,或许真的就要爆发了。谁能前行,谁会倒下,也许很快就会有答案。
(来源:机器人库)机器人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