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365讯:日前,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对战高手李世石,人机大战再一次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人工智能。人们在热议机器会否取代人工的同时还发现,就连母婴市场也出现了机器人的身影。那些卡通外形、贴上语音交互和人脸识别等标签的儿童机器人,正试图晃一晃萌萌的大脑袋,开辟一片新蓝海。
去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智能生活品牌乐橙展示了一款儿童陪伴机器人,一家在安防行业颇具影响力的企业涉足母婴市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次大会后,乐橙对儿童机器人进行升级调整,定位其是育儿机器人,除了陪伴功能外,还有成长教育和成长记录的功能,并为其取名“小乐”。
近日在大华总部见到了小乐。小家伙胖乎乎的,顶着一颗圆圆的大脑袋。喊一声“小乐”,它立刻回应:“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呢?”摸一下它的肚子,它会“撒着娇”说:“别看这小肚子圆滚滚,我也有小蛮腰的。”乐橙的高级产品经理朱霖介绍说,有了小乐,宝宝可以和父母进行远程视频聊天。如果听到哭声,小乐会用萌萌哒的声音安慰宝宝。小乐还能主动追踪拍摄、记录编辑宝宝的生活片段,并根据宝宝不同阶段智力发育的特征,为家长推送具有针对性的故事和儿歌。
朱霖表示,小乐的“脑袋”里储存了丰富的育儿知识。对着小乐说:“宝宝吐奶怎么办?”话音刚落,小乐甜甜地回复“帮您查到下面的信息”,它“脸”上的大屏出现了一大段的文字回答。小乐身高约30厘米,体重5斤,乍一看,外形神似“哆啦A梦”,摆在茶几上,我们很难想象他是一个机器人。对此朱霖表示,考虑到儿童的喜好,所以在外形设计上汲取了卡通元素,小乐其实是拟人型的智能设备。
2011年左右,迪斯尼发布了6款基于iPad的App和硬件共存的新型儿童玩具,当时国内涌现了智能化玩具的创业者,儿童机器人的概念随即浮现,从故事机起步,后来早教儿童机器人、陪护类儿童机器人、编程类儿童机器人等相继出现。
不过相比工业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室内导购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等“炫技型”机器人,有业内人士认为,儿童机器人的门槛不在技术,而在于内容、交互方式以及市场定位等。浙江大学南江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陈刚认为,目前儿童机器人市场的定位并不明晰,“或许新玩意能吸引家长小孩一段时间的注意力,但是后面就可能因为某些局限性而隐没。”
“现有的儿童机器人大多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可以和孩子聊得来、玩得好,这偏偏是决定一个机器人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之一。”陈刚表示。乐橙相关人员透露,小乐尚在内测阶段,结合云端数据处理能力,后期必然有更多的拓展性功能。
这样的一个儿童机器人,预计价位数千元,你会掏钱把它扛回家吗?
(来源:每日商报)机器人365